您的位置:首页 > 节日大全

三伏天五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五大忌

更新时间: 2024-06-03 01:43:54

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,有点年份中伏有10天,有的年份为20天。

三伏,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统称。三伏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全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。三伏中的伏,有两层含义。第一,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;第二,指天气太热,宜伏不宜动。

五伏天是指夏季五伏天中的第三个伏天,也就是中伏。夏季五伏天是指夏至后的第11至15个天,每个伏天为5天,共计25天。中伏通常在夏至后的20天左右,即阳历的7月中下旬。中伏期间,气温最高,天气最热,人们容易感到疲劳和不适。

三伏天忌讳一:

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,每人每天差不多需要 1.5 升。但在高温环境下或是运动劳动后,大量出汗的情况下,每天的水需要量可以增加到2升或更多。

三伏天忌讳二:

阳光中的紫外线,会引起皮肤脱皮、红斑,严重的甚至会起水疱。紫外线中的 UVA,更是会穿透玻璃,深入真皮层,破坏胶原、弹力纤维,让皮肤提前衰老,甚至引发皮肤癌。

三伏天忌讳三:

天一热,人就变得更懒,待在阴凉的房间里,坐着就不想起来。久坐危害大,容易导致腿脚肿、下肢血栓形成,加速嵴柱老化。

三伏天忌讳四:

三伏天,气温高,胃口不好,容易剩菜。而温度高,细菌繁殖迅速,剩菜容易坏。吃剩的菜,盖好保鲜膜,尽快放冰箱。即使放了冰箱,也最好在一天内吃完。

三伏天忌讳五:

低温不会引起关节炎,但如果存在关节炎,过低的温度确实会让关节觉得疼痛不适。因此,建议把空调温度设置在26-27℃左右比较合适,而且最好不要直对着空调吹冷风。

三伏天五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五大忌 相关文章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:

电话:
邮箱:

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!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? 2009-2020 15tqz.com

滇ICP备2022007697号-122